美国关税战的风暴还在持续,笔者此前在义乌听到了三句话,听出了义乌的底气,品出了义乌的韧性。这些天,外界看到,义乌心中有底、手里有“牌”。面对难以预知的挑战,在义乌创业经商的人们为未来的博弈和发展准备了更多的“牌”。
比如,针对小商品种类繁多的特点,就得发挥集群效应、降低筛选成本。今年,Yiwu 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接连开业,目前已签约落户肯尼亚、智利、沙特、意大利等多个国家。走进该品牌的义乌1号店,就会发现这里其实组了一支“精锐部队”。它的运营模式,是在义乌市场里精选拳头行业的品牌企。
怎么走这条路,义乌有自己的逻辑。义乌的工业体系,是与小商品市场紧密联动的——靠市场带动工业,工业再反过来支撑市场。这种循环共生的模式,也被沿用到品牌打造中。如2023年,义乌启动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”品牌出海计划,根据自身特性,优化品牌出海的打法,核心就是把小商品置于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位置,带动后端制造跟上国际步伐。
当许多人的注意力仍聚焦于关税问题时,义乌的经营者们已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挑战。他们当中,不少人有游历数十个国家的丰富阅历,亲眼见证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兴建工厂,正沿着我们曾经的发展轨迹加速追赶。
与此同时,他们也提前意识到了一个现实——未来的全球供应链竞争将愈发白热化。为了保持不可替代的价值,早在两年前,义乌的企业就已开始了各方面的“突围”。
时不我待,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,义乌会出的下一张“牌”到底是什么?换言之,义乌在为应对变局、赢得主动铺设什么样的道路?走访中,笔者发现,市场里“冲浪”的人们,正在用实际行动解答这些问题。
其中的重要一招,是开始走品牌化发展道路,既能推动制造业向高附加值攀升,又能在市场惊涛骇浪的冲刷中站稳脚跟、实现可持续发展。